当前位置:首页> 统战时讯>县(市)统战部
文山丘北:打好“文化牌” 激发“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09-06     来源:丘北文旅局 阅读次数:2648

近年来,丘北县依托民族文化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资源挖掘、节会带动、文化嵌入等方式,努力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科学发展理念,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用多元特色展现丘北底色

丘北境内居住着7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4.7%,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通过“一村一品”培育,初步形成了以仙人洞村、普者黑村为中心的彝族(撒尼)文化片区,以阿诺村、马者龙村为中心的白族文化片区,以白泥塘为主的僰人文化片区,以曰者茶花为主的红旗渠文化片区,以官寨白马、平寨蚌勒和温浏石别为主的壮族文化片区乡村文化特色。打造出以万寿菊为主的牛屎坡乡村旅游,以稻香文化和壮族美食为主的平寨七彩稻田、官寨共享稻田,以石头特色为主的温浏新安特色村寨和舍得高原草场风情等乡村旅游项目,持续丰富具有差异化、民族特色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打造红色文化,主动融入左右江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战略,加大腻脚烈士陵园、雄山革命根据地遗址等革命文物保护力度。成功打造中共滇桂黔边区工委扩大会议会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3年7月3日被正式确认为云南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建成非遗展示厅4个,传承点19个,“白族太平节”“丘北花灯”等7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民源坊入选文山州非遗工坊。

强化要素嵌入,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文化内涵

按照AAA级景区建设标准,以“宜居宜业宜游”总体目标,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建设施、植文化、拓业态和育产业,不断健全普惠共享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自2022年以来,先后推进实施3个示范乡(镇)、23个精品示范村和69个美丽村庄建设;围绕“原生态”“民族特色文化”“休闲度假”主题,精心培育湖景、山林、酒庄、田园、村落等特色民宿(客栈)488户,其中,国家乙级民宿1户,丙级民宿7户,云南省精品酒店12户,精品旅游民宿22户,8户入选云南省全国等级民宿培育库名单。探索“民宿+”“+民宿”产品业态,开发全鱼宴、荷花宴、玫瑰宴、簸箕宴等乡村特色美食,不断推出花脸文化、湿地文化、荷花文化、生态文化等创意旅游产品。把传统节日的举办与A级景区、公共文化空间、县城中心广场、乡村旅游点和民族特色村等公服设施紧密结合,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做到传承、展示和营销有机结合。依托白族文化和乡村文化,配套夜景灯光、休闲亭廊和地域文化打卡等元素,打造“民族文化风体验大道”。注重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共建成乡愁书院2个,全国最美农家书屋1个,云南艺术家第二居所1个,文化遗产展示厅5个,传承基地19个,努力讲好丘北故事,留住美丽乡愁。

创新节庆引流新模式,擦亮丘北民族文化新名片

以花脸节为核心和引爆点,谋划开展了“天天”“月月”系列活动。每年定期举办苗族花山节、白族太平节、彝族祭龙节、壮族“三月三”、非遗文化节、白族花神节、普者黑桃花水母民族打跳活动、普者黑花脸节和彝族火把节,这些活动或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或依据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体现地域风貌,有声有色,吸引了广大游客、群众参与,极大地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同时,积极开展活动向外推介,赴郑州、昆明等地举办“2024年中国云南·普者黑花脸节暨旅游推介会”。

打造文化夜市业态,持续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在景区、旅游特色村、城区中心广场分别推出夜游、夜娱、夜演、夜宴、夜宿、夜购等夜间消费业态,打造出幸福花脸集市、青丘集市、普者黑集市和阿诺篝火晚会等数个夜间消费街区,开发了“水陌青田乐屿牧场·星空秘境夜游”“布宜仙语青丘”等夜游项目和青丘画壁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同时带动景区及周边夜间餐饮、住宿、娱乐等业态的联动发展。持续举办“彩云之南等你来”群众夜间文化活动,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群众齐跳“普者黑桃花水母舞”和彝族弦子舞,日均互动群众达4000人次以上,县城椒莲广场已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的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