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民族宗教
文山市坚持“三个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4-09-06     来源:文山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局 阅读次数:1883

近年来,文山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主线,聚焦“有形、有感、有效”,引导各族人民坚定“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1963081141.jpg

——聚焦“有形”,用心在“看得见、摸得着”上下功夫。构建点面结合、全域创建的示范创建格局,广泛开展“十进十创”,将创建工作延伸向楼院、家庭、游客、服务行业等。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个、省级42个、州级316个、示范教育基地5个。深入实施“三项计划”,推广“六爱工程”,建有爱心药店68家、爱心超市160个、爱心驿站32个、爱心书屋152个,助残助困助学3.3万人次,不断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成功举办“文山国际三七节”“三月三”“花山节”“梨花节”“桃花节”“春耕节”“火把节”等民族节日庆祝活动,推出红色教育、乡村振兴、非遗文化等主题旅游精品体验路线11条。组织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5场次,28名青少年在铸牢演讲、征文比赛中获州、市级优秀奖。

1163984869.jpg

——聚焦“有感”,用情在“润物细无声”上下功夫。精心打造沉浸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阵地,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引领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大型民族文化广场5个、红色历史文化展陈馆2个、民族文化中心1个。建立21所省(州)级示范学校结成创建联盟,增强全市16.7万名学生对“五旗五徽五认同”的高度认同。在共享单车、公交车、出租车上播放宣传标语,在交通要道设置大型宣传牌96块,将国旗、中国结、红石榴等符号融入城乡建设、景点公园、车站广场、社区学校等示范创建点。推出“三七文化”主题版画、民族服饰、刺绣等一批文创产品,设计发放“六小”宣传品8万余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融景融情融心。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等专题栏目,发布《三七之都》《三七谣》等宣传片微视频100余部(篇),中央民委网站刊发《文山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约》,全市11万人次参与线上线下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宣讲团、百姓宣讲团、“银发宣讲团”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系列实践活动110余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持续增强。

——聚焦“有效”,用力在“共同繁荣发展”上下功夫。不断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团结互助氛围。建立6个互嵌式社区联盟,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事项1.4万件。推广“共治共享”商圈模式,命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360户。建立“文山三七民族医药产业创建联盟”,助推三七从种植到食品、制药、保健、康养的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工程,建成示范乡镇4个、示范社区8个、示范村32个,新建精品夜市13个、主题公园30个。全面推广“社区民族团结+基层党建、便民服务、社会治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双促双推工作法,2个社区和21个社区分别被命名为省级、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推出“民族团结贷”“民族团结保”。打造壮、苗、彝民族学会创建联盟,共同开展文化研讨6次,共同举办民族节庆活动40余场次,营造了“同过一个节、同吃长街宴、同唱主旋律”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