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统战时讯>县(市)统战部>马关县
文山马关:全力打造“四有”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发布时间:2024-12-03     来源:马关县委统战部 阅读次数:1339

近年来,马关县不断挖掘边境禀赋资源,举全县之力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以“点”带“面”,串“点”成“线”,打造了一批产业富村、生态美村、文化睦村、治理兴村、开放带村、守边稳村的样板,以产业兴旺为助手、以美丽乡村为推手,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1489589591.jpg

全力夯实发展根基,打造“有保障”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统筹人力、物力,巩固沿边村组通硬化路成果,做好硬化路管理、维护、养护工作,确保道路通行畅通,加强乡村公路危桥、路面改造,增设错车道、拓宽弯道等,建设生命防护栏等工程,提升农村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保障。巩固水电建设成果,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建设小型水库、水资源保护、安全饮用水、消防水源等,完善农村水电管理维护制度,保障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提高供水稳定性,保障水质达标。巩固提升沿边村寨公共文化基础建设,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边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供给。因地制宜开展边境“四个共同”长廊建设,加强文物和非遗文化保护,依托边境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村史馆等,设置“民族团结驿站”,将“四个共同”融入策展、布展、讲解、宣传,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475072182.jpg

培育壮大产业经济,打造“有支撑”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全力推动“一县一业”和“一村一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引导群众种植香蕉、砂仁、甘蔗等经济作物,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龙头企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加强合作抱团发展,积极探索并推广孟连县牛油果产业“334”、蒙自市蓝莓产业“622”等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机制。突出“生态、边境、民族、红色”等特有元素,按照AAA级景区标准,打造“南疆国门小镇茅坪”“红色文化罗家坪”“悬崖边寨大梁子”“饮水思源凉水井”“一心向党张家湾”等一批具有乡土味道、山水田园特色风貌、农耕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民族文化特色村、非遗文化保护区、自然生态观光体验景区景点,打造边境旅游环线。做大做强互市贸易,拓展边民互市渠道,增加边民收入,茅坪村小组167户,几乎家家户户开门做生意或出租门面收租金。目前,共有个体户58家,饭店14家,有固定门面及临时摊点经营商户300余户,中越两国边民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培育农文旅新业态,探索组织共建、决策共商、全民共治、成果共享“四共融合”建设模式,茅坪村每周二、周六2天赶集,周均人流量达5000余人次、周均交易额达46万元。

1999408835.jpg

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打造“有颜值”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持续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农村生活垃圾外运处置及农村厕所改造建设等项目,对已建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加强维护和监督管理,巩固农村厕所建设和改造成果,加强厕所粪污、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注重“建管用”综合成效,全面补齐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短板。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农户卫生、村容村貌等,完善“一约四会”制度,积极引导群众增强“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家园自己管”的意识,组织和发动群众做好“加减乘除”法,实施符合村情特色的“户五小”(小景观、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庭院)、“村两小”(小景观、小广场)以及“五化”(亮化、美化、绿化、净化、文化)等建设。从12个行政村164个村小组边境幸福村项目中选取33个重点村,串点成线,打造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和特色亮点,建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示范村(社区)3个,提升村(社区)5个,达标村(社区)4个,让“绿在生态里、富在产业上、美在山水间”在边境一线处处呈现。

创新推进乡村治理,打造“有秩序”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深化边境村“领头雁”培养,逐步把本乡本土群众公认、大学毕业生等优秀人才选拔进村(社区)两委班子,抓好抓牢抓实沿边村党组织和村民小组党支部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搭建“比武大擂台”,建立县、乡、村、组、户五级比拼机制,每月随机选取一个乡(镇)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营造处级干部、县级部门、乡镇、村委会、村小组、农户之间相互比拼、相互带动的良好氛围。用好征信卡、红黑榜、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美丽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评比,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边境一线农村蔚然成风,促进村庄从“面子”到“里子”不断提升,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建设有形有效。截至目前,马关县4个边境镇均已创成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12个边境行政村(社区)已有7个创成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