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统战时讯>县(市)统战部
富宁:洞波西六“一约四会”打造最美民族村
发布时间:2019-03-01     来源:中共文山州委统战部 阅读次数:3400

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洞波乡安那村委会西六村小组先后实施了一批美化、亮化工程,村子美了,群众富了,村貌焕然一新,成为当地最美民族村。

 

 

西六村是一个典型的蓝靛瑶族村寨,有96户406人。该村积极发挥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作用,抓实抓好抓牢乡风文明建设,遵规守纪的人多了、邻里和谐了、风气好转了, 2017年获“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彰显“一约”魅力。从社会治安、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环境卫生五个方面制定完善《西六村村规民约》《西六文明村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中,倡导“丧事简办、喜事小办、神事不办”理念,规定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不得赌博酗酒、不得参与迷信活动、不得涉嫌违法犯罪,村干部带头签字按手印并遵守规定,红白理事会全面做好监督,彻底纠正铺张浪费行为,坚持丧葬从俭,减轻群众负担。2013年以来,通过“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办”方式广泛地了解和征求民意、化解民怨、集中民智、办好民事、赢得民心。先后争取到150余万元,实施道路硬化、文化广场、村民活动室、文艺舞台、公厕、文化墙、太阳能路灯等美化亮化工程。为抓好卫生管理,还制定了《西六村“门前三包”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开展乱倒垃圾、污水乱泼、乱堆粪便、乱垛柴草等“四乱”治理行动,先后清理“四乱”20余处,先后改圈、改厕、改灶73户。成立卫生监督队,将村里德高望重的寨老拉入到卫生监督队中来,负责“治四乱”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到各家各户门前家中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对存在“脏乱差”问题,要求立行立改。实行 “一周一扫”制度,96户人家分成5个小组,实行“责任到组、包干到户、落实到人”的办法,每个小组负责打扫一段村内道路,美丽、清洁的家园正逐渐形成。

 

 

突显“四会”作用。“好规矩”有助于革除旧风陋俗。近年来,随着攀比风在一些地方群众中盛行,村里无形中滋生一股炫富、奢靡、攀比之风,这股风气直接搞乱了传统、搞坏了人心、搞恶了人情、搞脏了民风。为遏制这股攀比之风,西六村大力开展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风”行动,先后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并由村里说话有分量、做事有分寸、办事公平公正的党员、寨老、致富带头人、模范代表担任会长和成员。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西六村村民议事会章程》《西六村红白理事会章程》《西六村禁毒禁赌会章程》《西六村道德评议会章程》“四会”规章制度。除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开展文明乡风行动外,还大力发挥道德评议会的作用,开展“评好人、晒故事、树典型”活动。2016年7月15日,120余人齐聚一堂,在“道德讲堂”举办以“好人故事会”为载体的“晒好人、话文明”活动。活动将群众推选出来的“好能人”、“好媳妇”、“好儿子”、“好学生”、“好干部”、“好公婆”6类好人代表,通过自己讲、群众议的方式,向村民们展现了诚信经商、孝老爱亲、助人为乐、守家护村以及共同致富等道德风尚故事。评选出来的刘永红、韦美芬等12名身边的好人好事得到村民心口相传。同时,还充分利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先后评出“十星级文明户”12户、“九星级文明户”23户、“八星级文明户”25户、“五好家庭”14户、“平安家庭”58户、“好婆媳”32人,群众“追星、爱星、护星”成为时髦风气,“比、学、赶、帮、超”氛围热烈浓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正逐渐形成。不仅如此,还大力发挥禁毒禁赌会作用,利用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向群众灌输法律知识,提高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力争建设一个无赌、无毒、无盗、无抢、无诈骗“五无”瑶寨。加大对民事纠纷的调解力度,实现了“家庭矛盾不出户、邻里纠纷不出村”目标,夫妻、兄弟、邻里、婆媳、儿女之间关系变得更加和睦融洽,呈现出一派和谐安宁的景象。

 

 

展现“五美”瑶寨。近年来,围绕环境美、民居美、产业美、乡风美、生活美的“五美瑶寨”建设目标,抢抓各种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卫生整洁 “环境美”、别墅成排 “民居美”、特色高效 “产业美”、民风淳朴 “乡风美”、幸福和谐 “生活美”等“五美”工程。在全体党员的带领下,全村大力发展八角、油茶、甘蔗等产业合1000余亩。积极发展打工经济,先后从村里走出的“小老板”、“包工头”就有10余人之多,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9026元,在档的2户贫困户已脱贫摘帽。组建一支20余人的文艺演出队。2008年3月,文艺队被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农民演出队”。每逢节庆日,特别是在瑶族“盘王节”和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认真组织、精心编排表演各种文艺节目,让全村群众享受一顿顿丰盛的“文化大餐”。并积极组织文艺队参加乡庆、全县农民文艺汇演等大型文艺演出。农闲时间,举行象棋、篮球、拔河等各种文体活动,大力弘扬瑶族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西六村群众的精神面貌改变了,小康庭院、生态庭院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