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民族宗教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文山实验小学:“石榴花开” 情满校园
发布时间:2025-03-04     来源:文山发布网 阅读次数:3156

近年来,文山实验小学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核心主题,牢牢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过程,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征程上不断探索、砥砺前行,以教育为笔,绘就民族团结绚丽画卷。该学校先后荣获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以及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

6ad029572126835aa7a754a3f51167c6.jpg

文化润心,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

漫步文山实验小学,校园广播时常传来各民族的优美故事与团结奋进的声音,电子屏、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随处可见。“这些宣传内容太丰富了,孩子们每天都能接触到民族文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就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学生家长感慨道。

踏入综合楼大厅,柱子上绘有历经千年岁月沉淀、极具民族特色的铜鼓纹样,它们静静伫立,见证着各民族长期以来交流交往的深厚历史;在民族团结主题宣传教育区域,各民族的卡通形象图片彰显着独特的民族风采;走进教学楼的美术室,学生们饱含想象力与童趣的民族团结手工作品让人目不暇接,每一件都凝聚着他们对民族团结的纯真理解与美好向往。

一直以来,文山实验小学将丰富校园文化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用心打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国防教育展厅、民族文化彩绘墙等教育阵地。这些精心构建的场所宛如一部部鲜活的“立体教材”,生动且直观地展现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以及民族精神,谱写了各民族在保家卫国、建设美好家园历程中的历史赞歌。

此外,该学校还建设了覆盖四个成员校的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打通网络宣传渠道,广泛宣传课程建设、小社团活动、研学实践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成果,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以及“家长课堂”等形式营造家校共育、社会联动的教育氛围。

605ea3527c69cd2cf5a4890dd3969b77.jpg

课堂铸魂,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内涵

课堂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文山实验小学因此积极开设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教育课,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科学设置课程内容。一、二年级的《爱我文山》让孩子们从小热爱家乡、了解本土民族文化;三、四年级的《中华大家庭》将视野拓展至整个中华民族;五、六年级的《民族常识》则深入剖析民族知识。

同时,各学科教师巧妙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语文课堂上,诗词歌赋中蕴含的民族情怀被一一挖掘;艺术课中,民族歌曲、舞蹈的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活力。学校周四下午的校本课程更是精彩纷呈,80余门课程涵盖木刻版画、蜡染、泥塑等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传统体育项目打陀螺、踢蹴球、跳海牌等也融入其中。

“这门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了解和运用民族纹样,具有文化性、艺术性、实践性、教育性。”教授民族纹样课程的教师李珊告诉记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能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又能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4b4105f6ebc552bd80995f437c2cd859.jpg

活动赋能,提升民族团结教育成效

“小板凳”大思政课上,民族文化宣讲引人入胜;每周的“党史微党课”,传承红色基因与民族团结精神;校园“四节”活动中,民族文化元素大放异彩;少先队入队仪式中的“五旗五徽五认同”主题教育,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这是文山实验小学以活动赋能,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效的生动体现。通过在各类活动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元,内涵更加深入人心,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团结友爱的氛围。

为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文山实验小学还精心组织主题研学活动,带领学生们探寻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领悟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体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做民族团结石榴籽”研学活动中,省级壮族纸马舞传承人陆远兰为学生们讲述纸马舞的悠久历史和动人传说,舞蹈《纸马欢歌》那明快强烈的节奏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同一节奏下共舞,这正是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参与此次研学的学生武艺奇感慨万分:“今天有机会体验壮族的纸马舞,我非常开心,纸马舞带来的欢乐让我明白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值得尊重。”

此外,该校还积极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与边境学校手拉手活动中,文山实验小学的学生与麻栗坡县响水兴边小学的瑶族学生结下深厚友谊,共同远赴重庆开展“阳光少年手拉手•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促进了各族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3dbd3e53d82979f45c21d0b2d968ee94.jpg

实践强基,夯实民族团结坚实根基

近年来,文山实验小学不断提升教研教学水平,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通过挖掘文山民族文化,开发出《爱我文山》校本课程和《民族音乐校本教材》,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本土民族音乐文化校园传承研究》课题成为国家重点课题子课题并顺利结题。以“唱响民族之声”为特色的和乐合唱团声名远扬,从首都北京到香港特区,都留下了他们的歌声,在各大合唱赛事中更是屡获佳绩,成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此外,文山实验小学还以公益行动为平台,在边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和乐”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该学校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为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资源整合提供了“蓝本”,通过建立文山州“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共同体,形成了“和乐教育”生态圈,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南疆绽放“和乐之花”。截至目前,该项目覆盖1所州级基地校、19所县级基地校、69所项目校,2000余名教师、近4万名学生从中受益。

“文山实验小学将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为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贡献文山实小教育力量。”文山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王怀奎说。